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,国民生活水平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,但随之而来的“三高”等健康问题也逐渐显现。
尤其是高血压,这被称之为“隐形杀手”慢性病,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,但后期引起的并发症和伴随疾病十分棘手,让人们不得不引起重视。
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多且复杂,针对降压药物的相关研究报道也铺天盖地地涌现至人们的视野。而普通大众面临各种各样的降压药物,仅仅分辨不同降压药的名字就十分困难,更别提去研究不同的药物性价比、副作用、生产厂家等其他相关问题了。
那么这么多种类型,到底哪种才是最好的降压药物呢?
一、5种常用的降压药是怎么降压的呢?
1)如何分清各式各样的降压药?
市面上常见的降压药一般可以分为五大类,我们常简单记为ABCD:
A是指两类首字母为A开头的药物,即ACEI(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)和ARB(血管紧张素E受体拮抗剂)类,前者药物名称多以普利结尾,如卡托普利;后者药物多以沙坦结尾,如常见的氯沙坦。
B是指β受体拮抗剂,这类药物对于心衰患者来说也是常客,常见的有普莱洛尔、美托洛尔等。
C是即钙通道阻滞剂(CCB),这类药物既包括众所周知的以地平结尾的硝苯地平,也包括维拉帕米、地尔硫卓等。
最后D是利尿剂,包括常见的噻嗪类、呋塞米等。
2)高血压又是怎么回事?
我们常说的血压,也就是血管里血液对血管壁的挤压力。
而当这个压力达到甚至超过了140/90mmHg,也就成了我们所谓的高血压。
那造成压力升高的本质原因,概括起来无非就是要么血液量太多了,要么就是血管收缩变窄了。
前者多为各种肾脏问题引起肾脏排水排尿功能下降,导致体内总水容量增多,心脏排血量自然也增多,血管血量增多压力自然也上升。
后者多见于体内肾素-血管紧张素-醛固酮系统激活(RAAS),这个系统在我们人体的作用类似一条反应链,一旦这条反应链被刺激,全身上下各种器官血管被紧急调动起来,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肌肉紧张,随时准备战斗。
日常生活中只有当我们面临紧急情况时,这条反应链才会被调动起来,以抵抗外来突袭保护自我。而高血压患者则不同,他们身体中这条反应链经常处于一种缓慢被调动的情况,所以身体中的血管也处于缓慢紧张的状态,自然血压也会被调动着升高。
除此之外,中老年朋友随着年岁的增长,血管壁的弹性会变差,被挤压时收缩功能差,因而相对压力会升高。
3)那么降压药物是如何来降低血压的呢?
各式各样的降压药物就是针对不同的病因来起作用的。
首先,利尿剂的降压机制正如其字面意思那样,通过促进身体中水分、钠盐的排出,从而减轻血管的负担,血管里液体量减少了相应的压力自然也降低了。
其次,普萘洛尔一类的β受体拮抗剂,不仅是高血压患者的常用药物,对于慢性心衰患者来说也是老熟人。因为它主要针对心脏以及让人紧张的中枢系统产生作用,让心跳减慢的同时,也让心脏的射血的力量降低,这样一来泵出的血量自然减少,血压也随之降低。
第三,是硝苯地平一类的钙通道阻滞剂(CCB),与上述两种作用机制均不相同。血压高,正如上文所描述那样,简而言之可以解释为,由于血管里相对血量多血管窄小,从而挤压血管壁,导致其管壁压力升高。钙通道阻滞剂直截了当的从血管下手,抑制血管壁的收缩,从而相对血管扩张,可容纳的血液量也相对增多,血压自然而然地降下来了。
最后,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(ACEI)和氯沙坦类的血管紧张素E受体拮抗剂(ARB)的药物,这两类药物是降压药物里的姐妹花,不仅名字相似,产生作用的路径也相似。
我们人体当中有一整条堪比高铁的反应链,一旦这条反应链被刺激,全身上下各种器官血管被紧急调动起来,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肌肉紧张,随时准备战斗。
日常生活中只有当我们面临紧急情况时,这条反应链才会被调动起来,以抵抗外来突袭保护自我。
而高血压患者则不同,他们身体中这条反应链经常处于一种缓慢被调动的情况,所以身体中的血管也处于缓慢紧张的状态,自然血压也会被调动着升高。ACEI 和ARB这对姐妹花,就是通过阻断这条反应链的传递过程,减轻这条反应链对血压的影响,从而降低血压。
听到这儿,表面看来好像每种降压药的作用都很厉害,那深究下去,每种降压药到底有哪些优缺点呢?
二、常见5种降压药有什么优缺点呢?
1、利尿剂
正如前文所描述那样,利尿剂是通过对肾脏起作用来降血压,不直接对心脏等其他脏器产生较为明显的作用,所以其优点显而易见,相较其他降压比较平稳、缓慢,作用时间也长,对轻中度的高血压患者尤为适用。
但根据《常用降压药对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》研究表明,利尿剂中尤其是噻嗪类,对肾脏的损害也比较明显,所以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该慎用。
2、β受体拮抗剂
这类药物不同于利尿剂,它能对心脏的作用非同一般,所以有点也显而易见,降压的效果非常明显且迅速。同时它也能对前文所描述的反应链产生作用,所以缺点也不可忽略,即能对心脏、气管都能产生抑制作用,增加呼吸阻碍。
3、钙通道阻滞剂(CCB)
CCB相较于其他降压药,优缺点更加直观。它直接针对血管,所以降压效果非常迅速,对其他血糖血脂都没有明显影响,甚至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。
由于它是短效的药物,降压太快,机体没反应过来,会反射性地让心脏跳动加快来供血,所以会相应增加心脏的负荷。
4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(ACEI)
上文已经提到,各种普利类药物,主要是针对人体中的那条反应链起作用,这条反应链贯穿全身上下,所以这类药物起效比较缓慢。
但优点也显而易见,它并没有对心脏、肾脏等重要靶器官产生太大副作用,甚至还能还能帮助改善胰岛素抵抗、减少尿蛋白,这是其他药物所不具有的优点,所以尤其适合糖尿病患者、心肌梗死患者等。
所谓有得必有失,它也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缺点,即它的不良反应主要是会产生刺激性干咳,所以哮喘患者应当敬而远之。
5、血管紧张素E受体拮抗剂(ARB)
ACEI和ARB这对姐妹花,针对同样的反应链,有类似的优点,即降压作用比较缓慢,也比较持久,对心脏、肾脏受损的患者比较友好。而ARB类药物甚至更胜一筹,因为它在继承ACEI优点的同时,还巧妙地规避了其缺点,即不会产生刺激性干咳,对哮喘患者也十分友好。
俗话说,人无完人,金无足赤。根据上文描述,每种药物的优点在吸引我们的同时,也伴随着令人担忧的缺点。那到底该如何选择呢?
三、那到底哪种才是最好的降压药呢?
每种药物都有其相应的优缺点,既然没有完美的降压药,那最适合自己降压药就是最好的。
(1)选择降压药物的原则
根据最新版本《内科学》,降压药物有四条最基本的原则。
首先是小剂量原则,也就是说药物用量应该由小到大,逐量增加。
其次是优先选择长效制剂,高血压说到底是一个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慢性疾病,选择作用时间更久的药物,也就意味着可以减少服用药物的次数,长此以往患者也不容易疲乏。
然后是联合用药,通常2级以上高血压患者才采用联合治疗,而基层、1、2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使用上尽量简便有效,方便管理。
最后但也同样重要的,应该因人而异,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,对药物的敏感性耐药性、经济能力等多种因素,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。
(2)如何选择“最好的”降压药呢?
那么面对种类繁多的降压药物,到底该怎么选择呢?
正如上文所描述的那样,选择降压药物要根据“个性化原则”。千万不能人云亦云,听到别人说某某药物效果好就跟着吃,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,选择最适合自己的,而最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降压药。
综上所述,需要针对不同病因,降压药物不同优缺点,综合考量才是真。
年老患者,可能是由于血管硬化以及肾脏心脏功能下降,导致容量负荷大从而出现高血压,但同时又由于年龄以及多种靶器官功能下降,选择降压药物需慎重。推荐使用利尿剂以及钙通道阻滞剂类药物,如吲达帕胺、硝苯地平等,这两类药物老年人均适合,且不会针对心脏产生负面效应。
年轻患者,多是由于上文中提到的反应链,即RAS系统激活。所以推荐使用β类和ACEI、ARB类药物,例如大名鼎鼎的普莱洛尔、卡托普利、氯沙坦等。这几类药物都是可以针对这条长期被激活的反应链起作用的,降压效果也明显。
部分还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,这几类药物也能分门别类地发挥作用。例如慢性心衰的患者,可以使用β类药物,它可以让心脏工作慢一点,降低心脏负荷;也可以使用ACEI类,它不仅对肾脏、心脏等靶器官受损的患者降压效果好,还适用于糖尿病的患者,属实是降压药物中的优等生了。
但即便如此,它也有禁忌:正如上文提到的,它会导致刺激性干咳的副作用,所以哮喘的患者绝对切忌使用。
虽然听上去很简单,但实际上面临的情况千差万别,所以诊断后发现有高血压,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,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。
作为“三高”里的“隐形杀手”,一旦发现,切不可掉以轻心。所谓“大医治未病”,在日常生活里就应当少油少盐、运动减重,提前预防。诊断之后根据情况及早选择合适的药物,做好二级预防,这样才能不给高血压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乘之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