愤青的全称是”愤怒的青年”指的是那些思想偏激、有情绪化、极端言论和行为的青年。随着自媒体的发展,人们发表言论更加便利,也为愤青提供了舞台。
本人是2007年上了大学后开始逐渐接触和认识愤青,包括网络上的愤青和身边的愤青。网络上的愤青在2010年前主要活跃在新浪新闻,身边的愤青主要是自己的大学同学和大学老师。
网络上的人是虚拟的,我难以接触到。就讲一讲我的大学同学和老师,来分析一下,愤青是怎么炼成的?
首先讲一个法学专业的大学同学,他是极度愤青。每次我们在食堂吃饭或是在宿舍唠嗑,总是会听到他讲社会不公、官员不做为、腐败的事,并且表情很丰富,一副嫉恶如仇的样子。比如聊到高考,他一定会说现在的高考制度太死板,不能很好地选拔人才。再聊到部分高校的自主选拔权,他又会说为什么要开这个通道,可能会引起腐败,造成不公平,应该统一的高考。 他只会看到问题的单面性,而没有全面地看问题。
我在想这个法学专业的同学为什么会这样,根据我和他几年的接触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1.他学的专业。学习法学专业造成了他批判性的思维,对任何事情都要批评一下。2.他读过的书。这个同学经常读一些西方哲学、政治学、经济学相关的名著,会让他有一些独到的看法和观点。3.他崇拜的人。这个同学那时候非常崇拜罗昌平、周立波、郎咸平,这些人都是一些敢说,感想观点比较独到的人。4.他的遭遇。这个同学来自于农村,家里面由于各种事情和村里面的村官闹了矛盾,觉得对方不讲理,自家受到了欺负,还无处申辩。在感触到社会的黑暗面后,自然会讲一些愤青的话。
再讲一下我大学的一个老师,虽然岁数较大,但也是定义的愤青。比如,在疫情之初,你会看到她的朋友圈一直在转发:为什么我们没有及时封城?为什么武汉疫情管控那么差?在疫情中间,他会点赞上海的“精准防控”,质疑为什么其他城市还管控那么严格?最近,她又在朋友圈质疑西方都解封了,我们现在还有什么意义?不能说他说得都不对,但是她总是不会和主流保持一致。
这个老师,她总是有这样的思想,主要是和她几年的欧洲学习生活经历有关,看到了西方的民主和自由后就对国内的很多做法和行为看不惯。今天她又转发了一篇文章《最大的敌人不是他国,而是自己的愚昧》。
最后讲一下我自己,我认为我不是一个愤青,很多事情我的看法都很中庸。我不喜欢周立波,因为我觉得他总是耍嘴皮子,看事情的方面比较单一,哗众取宠。我认为国家以前采取计划生育,现在又放开生育,都是有他的道理的。我认为国家逐步延长退休年龄也是合理的。对大多数事情我都能保持与主流一致,即便有一些事情看不惯,也不会有过激的言论。
我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:1.生活变化。现在的生活虽然压力大,但是对我们80后来说已经非常幸福了。我记得小时候有一年收麦子的时候连续降雨,曾经吃了一年的出芽麦子,做出来的馒头都是黑硬的。小时候的梦想是每天可以吃到方便面。小时候住的房子很破,有一段时间,家里闹老鼠,都快吓抑郁了。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鞋子坏了,没有鞋子穿,光着脚去上学。这一切都让我感恩现在。2.见识过乌合之众的力量。小时候家里一个亲戚是一个村干部,这个村干部还算无私,但是他的每一个好的想法,都会遭到个别村民的恶意反对和阻挠。你会感觉到有时候单一的善意在中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。很多事情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。3.看多的一些书。当然我读大学期间也看了很多书,从这些书中我懂得了如何辩证的成熟的看问题。
总而言之,我觉得愤青的形成是和他遭遇的事,遇到的人,看过的书,去过的地有关。当然,我们不是要诋毁愤青,愤青看事情只是片面,并非不对。
社会应该是开放的,应能够适度地容纳愤青。社会如果没有发泄的通道,容纳的空间,就会很容易堵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