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夫,问下这个2mg,是应该吃几片药?我看不大懂。”
患者最爱问的就是这种药品剂量问题。而剂量对治疗起着关键和决定性作用,一旦弄错,后果可能很严重。
01
什么是药品规格?
现实中,说明书上的用法与用量:是指每一种疾病所需要服用的剂量和服用的方法。
药品剂量单位有克、毫升、毫克、粒、片等,也有mg、ml、g、mg等字母标注的,如此众多而不统一,确实让人难免混淆。
要搞清楚用药剂量,先要知道药品规格。通常被大家忽视的药品规格,其实很重要,是告诉我们这盒药有几片,每一片是多少剂量。
每个药品包装盒上都会写规格,一定要算清楚再吃。
比如非洛地平片2.5mg×24片:2.5mg是每片的剂量,24片是一盒药中的药片的数量。
非洛地平片属于钙通道阻滞剂,为一线的降压药物。大家都知道,降压药万一要吃多了,血压降得太低,会有危险。
医生写了每次服用2.5mg,一天2次,就是一天分两次吃,每次应该服用一颗非洛地平片。这个换算还是很简单的,记住2.5mg=1片,一天的量是5mg=2片,分2次吃,不是一次的剂量。
再比如,都是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,每支都是60吸,但每一吸的规格却分为好几种:有320µg/9µg、160µg/4.5µg、也有80µg/4.5µg的,差别呈倍数关系,看清楚医嘱,不要弄错了规格。
而同一个药物,剂量规格不同,有时治疗目的也不一样。比如非那雄胺,分为两种规格:每片5mg和1mg的,治疗前列腺增生用的5mg,治疗脱发用1mg的。
另外,有的药品并非是整片服用,氯沙坦钾片为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,适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。
规格是50mg×7片/板×2板/盒,意思就是,这一盒里有2板药,每一板有7片,一片是50mg。
对大多数病人来说,通常起始和维持剂量为每天一次,一次一片(50mg)。部分病人中,剂量增加到每天一次100mg可产生进一步的降压作用,也就是吃2片。
对于血容量不足的病人,医嘱写:一次25mg,每天1次。那么25mg是50mg的一半,就是一次吃半片,一天吃一次。这个药片是白色的椭圆形薄膜包衣片,药片的一面中间有刻痕,可以掰开或用小刀切开吃半片。
但并不是所有的药都可以掰开吃的,降压药物硝苯地平缓释片(Ⅱ),一片的剂量是20mg,口服的时候不可以掰开吃半片。因为缓释片掰开之后,就破坏了药物的分子结构,不能起到缓释的作用。
总结一下,在用药剂量上,首先要看清每个药片的单位,不管是mg、g还是ml都没关系。你只要记住说明书上的单片药的单位,和医嘱单位上写的一致即可,比如都是mg或都是ml。如果有倍数关系,比如一片药的剂量是25mg,医嘱50mg,那换算出来就是吃2片。
当药品为溶液剂型时,要用容量单位毫升(ml)计算用量时,先看清两者之间的关系,如:布洛芬混悬液规格是100ml:2g,即100ml=2g,当需要服用0.2g时,服10ml即可。
按照以上方法,不同的药物,不同的用量,就可以清晰、准确地换算药品用量。
02
老年人和儿童剂量
说明书里的剂量一般是指成人剂量,60岁以上老人通常用成人剂量的3/4,儿童用药最好选用儿童专用药品;如果用成入药,给儿童服用,就复杂一些了,需要根据孩子年龄、体重或体表面积来计算药量。重量用克(g)、毫克(mg)等表示,容量用毫升(ml)表示,并按1克=1000毫克,1升=1000毫升的比例换算。比如,每片0.5克/天,等于一天吃一片,每片500毫克,
一般依以下公式计算:
小儿药物剂量=小儿体重/50(成人平均体重)×成人剂量,具体用量要遵医嘱。
说明书上一般写的剂量是一种推荐量,有的患者并不适用于推荐剂量,比如吃完之后没有什么效果,这时可以到医院,让医生对用药量进行调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