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巴,或者说口吃,已经成为联合国卫生组织确定的,影响人类语言和个人发展的问题之一。
尽管对口吃结巴的研究越来越多,但令人奇怪的是,近些年口吃儿童、成人的数量却不减反增,这是为什么呢?
原因其实也简单,许多家长意识到了口吃对孩子的影响,也逐渐了解到了口吃可以被矫正,于是主动带着孩子去相关的专业机构咨询、矫正。
而这种重视,体现在数据上就是逐年增长的口吃人群数量。
不过,也有一部分家长虽然意识到了口吃的影响,但他们不愿意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上面,他们想着有没有什么简单的办法能够让口吃早点好。
那,有没有口吃结巴矫正的最简单办法呢?听完他的故事,你就知道有没有了。
他也曾经对口吃“小心翼翼”
“很多人问我,周游世界后你得到了什么?我一开始会官方式地说周游世界让我成长,让我领略到了各地的风土人情。”
“那现在呢?”
“现在……”他看着杯中不断上浮又不断落下的茶叶,微微摇头,说道:“现在我想说,周游世界的经历让我足以面对我曾经梦里也难以消失的梦魇。”
“是什么?”
“口吃!”
“口吃?”
“没错,是口吃,关于我和口吃的经历,实在是一个我自己觉得无聊,别人觉得有趣的故事,你想要听吗?”
“我很荣幸。”
接着,他向我讲述了他和口吃的故事。在故事的开头,他说自己与口吃的结缘实在是一个“巧合”。
那是他三四年级,父母因为工作的繁忙而聚少离多,因此他小小的年纪就学会了自己热饭、下面条、收拾家里的卫生。后来,隔壁搬来了一位中年人,男人是退休的工程师,为人和善,只是性格有些孤僻。
大概是因为两个人都比较孤单,因此男人偶尔会带点零食或者小玩具来看他,而两个人的关系也从最初的陌生、警惕,到后来的和谐,甚至他们相处的更像是一对父子。
但唯一有些遗憾的是,男人说话有些问题,在外面的时候总是结结巴巴的,很多时候都是男孩替他讲。尽管这对俩人的关系没有影响,但男孩仍旧感到一丝的不好意思和羞耻。
他不知道,这种羞耻心和不好意思正在催化一个新的问题:口吃。
六年级那年,父母总算有时间陪伴他,本以为亲情会更加亲密,但后来的局面谁都没想到——无休止的争吵在整个家中蔓延。而他的语言,在这场争吵中愈发破碎,最终导致了持续十年之久的问题。
在这十年中,口吃改变了太多,他的性格、心理、学习、朋友、家人因此都发生了改变,而他终于变得“小心翼翼”了起来。
他依靠什么样的方法改变了口吃?
看着面前这个侃侃而谈,时不时还能引用几句康德和尼采著作的男人,恐怕谁都不会想到五六年前他还是一个面对口吃“小心翼翼”,身边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的“失败者”。
“那你是怎么改变口吃,我是说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跟大家分享一下?”
“要说有什么办法,可能就是心态吧。”
在下决心周游世界前,他甚至一度连家门都不敢出,即便走出了家门,也觉得周围的人都在笑话他。据他说,之所以决定去周游世界,其实并不是为了观赏什么景色,而只是为了躲避熟悉的环境。
因为没钱,所以他这一路上基本是靠着自学的一点当地语言去跟人家“化缘”,因为身处陌生的国度,他一边结结巴巴,一边靠着手势,反而表现的跟正常人并无二致。
就这样,随着脚步的增多,他意识到了自己曾经因为口吃而自卑的心理是一种错误,因此有意地去锻炼自己。旅程才走了三分之一,他发现自己的口吃竟然好了不少。
之后,他一边跟国内的语言矫正机构联系,一边自己练习,在旅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,口吃基本上已经完全消失。
回顾以往的种种,他说道:“口吃本身并不令人害怕,害怕的反而是口吃对你周围的影响,所以保持心态的健康,或许就是应对口吃的最简单办法。”